“吃冰糖会触电”背后的物理原理
没刷题的吴奶奶用实验给我们展示了“吃冰糖会触电”的说法。我首先想到的是压电效应:当外部应力施加到材料上时,就会产生电压。压电材料有很多种,但应时是发现的第一种压电晶体。我们将以应时为例来说明这些材料是如何表现出这种独特的特征的。
通过切割应时晶体并压缩它,我们可以测量切片上的电压,但前提是切割角度恰到好处。为了理解切割角度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看看应时的晶格结构。起初,应时的结构看起来非常复杂,但当我们旋转到直角时,我们会发现熟悉的六边形。
微观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叫做电负性的概念。应时晶体由氧原子和硅原子组成,其中氧原子和硅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因为氧原子的尺寸更小,共享电子更靠近氧的原子核,所以氧对电子的作用力大于硅。所以氧的电负性比硅大,有轻微的负电荷,这也意味着硅原子会有轻微的正电荷。氧和硅原子一起在应时晶体中形成偶极子。
这些偶极子头尾相连,它们形成了上面提到的六边形。虽然这个六边形不是正六边形,但它是以负原子和正原子的电荷中心重合的方式排列的。如果我们用红色代表负电荷,用黄色代表正电荷,那么在未压缩的晶体中,红色和黄色完全重叠形成中性绿色。如果我们对分子施加压力,电荷中心将不再重合。这就是所谓的极化,也就是说在净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场,在上面产生一个很小的电压,就像一个小电池一样。如果我们对整个应时施加压力,就会有很多小电池串并联在一起,输出更高的电压。
原则上,任何晶体只要满足某些条件,都可以是压电材料。第一,晶格需要一些极性键,也就是说有些原子带轻微的正电荷,有些带轻微的负电荷。这就是钻石没有压电的原因。它们中的所有碳原子都是中性的。第二个标准更微妙。它需要缺乏某种对称性,否则在压缩过程中电荷的平均位置不会改变。例如,在应时,六边形的对角是不同种类的原子。
实际应用
压电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最常见的属于打火机。当我们按打火机时,我们实际上是按了里面的压电陶瓷。它能产生几千伏的高压,通过导线连接后,能以极小的缝隙击穿空气,使打火机出来的气体被点燃。此外,还有一些麦克风利用压电效应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电信号,这种麦克风称为压电式麦克风。更先进的是,一些植入设备使用压电效应作为其能量供应。
有趣的是,压电效应也是可逆的;它的压缩能量可以产生电压,如果施加电压,它也可以被压缩或膨胀。利用这个原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石英表,里面有一个应时水晶,通电后每秒可以振动32768次。
在一些小设备中,由于空间不够大,无法安装旋转风扇散热。这时,一种压电风扇就派上了用场。当我们给它施加交流电压时,它里面的压电材料就会振动,从而带动它上面的薄片扇动,就像我们的手摇风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