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瞄准核心竞争力专家称国有上市公司改革将成重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国有和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认为,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国有经济的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提高竞争力。国有企业必须发挥经济职能,创造市场价值,落实董事会职权,完善市场化管理机制,才能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其实,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表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阳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一脉相承,强调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创新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不仅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也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核心指标。
在朱昌明看来,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否,将成为未来衡量国企深化改革成效的标准,有助于澄清过去对国企改革的模糊认识,避免将改革手段作为改革目标的错误做法,杜绝“纸面”改革、“数字”改革、空转改革等问题。
核心竞争力既是企业的“内功”,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在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看来,随着“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的提出,将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向主业发展聚集,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事实上,这也符合此前证监会提出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强调的提升国企估值水平。
“无论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提高国有企业的估值水平,其根本出发点和初衷都是为了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质量,更好地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进而推动国资国企不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价值管理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张立超说。
尽管为期三年的国企改革即将结束,但无论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是从中央经济工作部署,还是从今年5月底启动的又一个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重点的三年改革,国企改革不仅会继续,而且会继续深化。
比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点名”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提到“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
朱昌明预计,明年国资国企改革将继续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为目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的来说,改革的重点是“两个着力、四个着力”。“两个着力”,即精准高效着力,深化国企分类改革;二是指上市公司改革。国有上市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上市公司改革具有国资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双重属性,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主力军。“四个着力”是:着力明确权责,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注重普遍激活,“三能机制”实施有效;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动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和“链长”企业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格局;着力提高监管效率,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张立超还表示,明年预计国资国企改革将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在加大上市公司股权改革力度、优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继续发力。